2024-11-05 05:45:20来源:xzxzx
我国粮食产量在刚过去的一年达到了13158亿斤,再创丰收。自2012年以来,粮食产量连续七年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显示了我国粮食生产的新台阶。粮食问题背后,土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合理规划农业布局,充分利用有限资源,是工作的重要任务。我们要守住耕地,这是发展之本、民生之基。中央强调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并保护永久基本农田。今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将聚焦于粮食生产功能区。
除了保证粮食产量,环保同样重要。今年,我国继续实施耕地轮作休耕试点,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如节水、节肥、节药等。农业不仅是食品生产的基础,也是生态保护的重要领域。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粮食是国家稳定的基础。当前粮食供求市场出现了“三多一低”的现象:产量多、进口多、储备多,但自给率却下降。尽管粮食产量增长,但库存压力巨大,进口量也在增加。
2015年,中国的粮食总供应量达到了惊人的22876亿斤,而粮食消费量仅为12500亿斤左右。显然,我们有近万亿斤的粮食超过了市场需求,这部分主要来源于行政干预下的市场退出供给部分。假设这些粮食没有过期,城市居民还有十几年的口粮储备,城乡居民也有三年多的储备,因此不存在所谓的粮食供应紧张问题。
尽管我们经历了十多年的连续粮食增产,粮食自给率却反而下降。从2005年的100.9%到2014年的87.09%,自给率不断下滑,远低于《国家中长期粮食安全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设定的95%以上的目标。
粮食供应空前充裕,但自给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大豆被计入粮食范畴,其大量进口降低了整体自给率。实际上,大豆更多被视为油料作物而非真正的粮食。如果排除大豆,中国的自给率自2001年以来一直在96%以上。二是实施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大量粮食被收购入库,导致市场实际供应量减少。一旦储备粮减少,国内粮食企业往往会迅速用廉价的进口粮食替代,进而降低自给率。可以说,中国粮食自给率的下降伴随着粮食储备率的快速上升。
当前中国的粮食供应实际上处于历史上最充裕的时期,但粮食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却是生产过剩和储备过剩。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水资源短缺的国家,超出市场需求的粮食生产和储存会导致财政长期投入补贴、土地和水资源过度消耗、生产成本大幅上升以及市场供求关系扭曲等问题。具体来说,为了保持粮食产量连年增加,国家在生产、流通环节投入了大量资金,形成了巨额的财政负担。过度利用土地和水资源也增加了生态环境压力。为了增加产量,农民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严重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导致农田污染超标面积高达3.5亿亩。生产成本的上升也导致了市场价格的扭曲。
虽然中国的粮食供应充足,但面临的生产过剩和储备过剩问题不容忽视。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现行的粮食生产和储备政策,以实现更加可持续和高效的粮食安全管理。粮食的持续增产确保了中国的粮食安全,但新形势下国家面临着收储难题,粮食不安全的问题逐渐凸显。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学者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
面对粮食不安全的新挑战,有人认为应实施目标价格制度,让粮食价格由市场决定。此方案有助于减少市场扭曲,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稳定粮食生产。该方案在实际操作中面临诸多挑战,如经营成本高昂、粮食安全储备受威胁以及市场波动风险加大等。
另一种方案是逐步完善现有的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制度,引导粮食和农业适度调产。此方案政策稳定、运营成本低,但市场扭曲依然存在,收储数量增加,财政补贴不会减少。
笔者则提出第三种方案:取消现有粮食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价制度,实行粮食安全目标储备制度条件下的高价收购制度。具体措施包括确定国家储备规模、以高于市场价从农民手中收购粮食、继续保留粮食生产补贴、建设高标准农田以及及时消化超储粮食。其中,国家储备规模应科学界定,参考国际粮农组织的标准,同时考虑我国市场的实际情况。收购粮食时,应始终遵循高于市场价的原则,以确保农民的利益。对粮食生产进行有针对性的补贴调整,补贴对象应为种粮农民。建设高标准农田是确保粮食产量的重要举措,而超储粮食应及时消化,以减少库存压力。
这些谷物可用于作物轮作和休耕,或投入食品加工、生物质能源、饲料加工等行业以替代进口。在消化超储粮食库存后,取消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价格制度,将节省的仓储费和财政补贴用于农民耕地保护补贴,如耕地轮作休耕补贴。这不仅有助于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也能增加农民收入。
更新粮食安全观念对于实施新的粮食安全体系至关重要。需调整原有粮食安全观的内涵,将豆类和土豆排除在粮食之外,形成新的粮食安全观。新的粮食安全观应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安全形式、品种、区域布局和食物消费结构。中国的粮食安全制度安排应具有开放性,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调整农业结构,发挥比较优势,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十四五”期间,粮食总产量需达到1.4万亿斤以上。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的《“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粮食播种面积将稳定在17.5亿亩以上,其中谷物和口粮面积也相应稳定。确保总产量跨上1.4万亿斤台阶,满足国内粮食需求。
规划还强调了推进种业振兴的重要性,包括加强粮食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精准鉴定评价、建设长期库、鼓励引进优异种质资源等。加强企业扶优行动,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供种保障能力和水平。严格市场监管,以知识产权保护为重点,净化种业市场。
《规划》还明确了其他主要产业的发展思路、目标定位、重点区域和主要措施,包括油料、棉花、糖料、蔬菜、水果和特色作物等。提出到2025年,全国种植业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明显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增加,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种植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增强。
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种植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机遇。《规划》指出,国内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市场驱动增强,科技支撑能力提升,设施装备改进,改革将释放更多红利。到2025年,全国种植业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项目标定位得以实现。根据最新的种植业规划,中国已经设定了未来几年的农作物生产目标。到2025年,全国棉花播种面积将稳定在约4800万亩,产量预计为约590万吨,其中高品质棉占比将达到约45%。糖料种植面积将稳定在约2300万亩,产量目标超过1.2亿吨。蔬菜播种面积将保持在3亿亩以上,水果种植面积则稳定在1.5亿亩以上,产量目标为超过2亿吨。为了减少对国外进口的依赖,中国计划在未来四年将大豆产量提升40%。目标是将大豆产量从2021年的1640万吨提高到2025年的2300万吨。尽管国内大豆产量有所增加,但中国仍需大量进口大豆。事实上,中国的大豆进口量长期占据全球大豆贸易量的约60%,并且在过去的疫情时期中面临供应链安全风险。根据官方数据,中国大豆的消费需求正在快速增长。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并降低供应链风险,增加国内大豆产量的举措显得尤为重要。尽管有努力提升本土产量,但对外依赖程度依然很高,因此存在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杜鹰建议中国应关注建设海外供应链,以提供更多采购选择。他也提醒避免在海外购买或租赁土地种植粮食。最新的计划还显示,到2025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可能达到7亿吨。尽管目前粮食产量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为了满足国内需求和提高自给自足能力,仍需继续努力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